穿越火线职业:小麦种子不同消毒效果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穿越火线职业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记录表
课题题目: 探究种子消毒效果及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
编号: |
||
活动时间: 9 月至 10 月 8 日 |
第 1 次 |
活动地点: 适宜的环境中 |
|
指导教师: 王晨晨 |
班级: 11 |
||
参加活动成员: 组内: 赵珂笛 吴熙玥 组外:组员及组员家长
|
|||
活动内容: 1)目的(解决什么问题): 为了探究不同消毒方式对小麦种子的消毒效果和对小麦生长指标的影响,以了解小麦在什么环境中能生长且发育的最好,以此选择正确的消毒剂从而得到更高的产率。
2)形式(小组讨论、试验、查阅资料、调查、实地测量): 小组讨论,实验,查阅资料和调查
3)过程: 实验前佩戴手套和口罩,选取120粒(健康饱满)小麦种子,将其分成4组,每组30粒; 消毒试剂的配制: a.1%硫酸铜:用电子天平称取1g无水硫酸铜至250mL烧杯中,用100mL量筒量取100mL清水加入烧杯中,用搅拌棒搅拌至无水硫酸铜溶解,贴好标签,常温保存备用; b. 4%氯化钠:用电子天平称取4g氯化钠至250mL烧杯中,使用量简量取96mL清水倒入烧杯中溶解氯化钠,用搅拌棒搅拌至溶解,贴好标签,常温保存备用; c.热水(45°C到55°C) :向烧杯中加入10mL热水,用温度计测量水温并记录,贴好标签,保存备用; d.取一250mL烧杯,加100mL清水做空白对照处理; 准备药品: 向盛有10m的1%硫酸制、4%0 氯化的、热水(45°C -5"C)、清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30粒种子进行浸泡,浸泡时间为10min;
4)结果(得到什么结论、解决哪些问题、是否完成预定目标和计划、出现的新问题) 实验一通过对比实验的方法发现了消过毒的种子的表皮杀菌效果,根据消毒方法不可避免地受到不同影响。通过实验可以得知用1%硫酸铜,4%氯化钠(化学法)对小麦种子表皮杀菌效果实验效果最好,热水(物理法)的杀菌作用最差。 实验二通过对比实验的方法发现了消过毒的种子其发芽和生长根据消毒方法不可避免地受到不同影响。用物理方法热水消毒对小麦种子的发芽生长影响较小。就目前的实验结果来看在消毒并保持小麦正常生长方面,物理方法或许可以比化学方法更具实用性。 结合两个课题来看,不同的消毒方式有利有弊。因此合理运用物理法和化学法可以得到符合要求小麦种子消毒产品。 (生活中也常用氯酸钠,氟苯混剂,硫酸铜,醋酸等化学法消毒或用冷冻,干燥,电磁波,超声波,微波,激光等物理法消毒。试验中发现温度,消毒液浓度,及消毒时间似乎会对小麦种子的生长产生影响。通过对消毒液做出更多改进或许会更有利于小麦的生长。)
记录者: 赵珂笛 吴熙玥
|
注:1、由课题组长指派专人负责填写,备追踪课题研究过程时使用。
2、本表一式三份,交由年级处、指导教师、课题组长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