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火线职业:这个大奖,穿越火线职业师生连续拿了四届
近日,第八届lC国际青少年创新设计大赛
中国区复赛成绩揭晓,
我校41位同学组成的5支代表队,
取得4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的好成绩。
白烨队、曙光队、千帆队同获创意绘画类一等奖,
泽川队获服装设计一等奖,擎天队获结构设计二等奖。
张颖震、程颖、吴喻分别担任指导教师。
这已是我校师生连续四年,
获得的第10个IC大赛一等奖
创新绘画类一等奖
白烨队
作品:《国风雅粹》
古人讲究“绘事后素”,即先求内,而后有外,正如春日,生命在孕育了一冬之后,在一阵春风之中复苏,亦如武术太极中阴与阳的相生相克,柔中有刚,快中有慢,宛如春回大地。多样的戏曲体现着人民对不同人物的理解,锦鲤与衣袖构成一个圆,汇聚在一起,便如夏之气象万千,包容并蓄体现出四季轮回。书法既有秋的沉淀与凝重,也有龙腾飞于云端的行云流水之势,其雅入至深,则无不体现而出。图中身着防护服的医护人员代表着奔赴前线的逆行者,逆行者奔赴前线,多色的国旗,中国坚持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天下大事为己任,以国为重,方才为真正的雅量,方才为大雅之举。四幅画组成的灯笼代表着疫情期间的万家灯火,代表放飞孔明时的希望与梦想。展开为风筝,代表着我们终将携手世界飞向明亮的远方,将中国的国粹之雅传遍世界的角角落落。
团队成员:高二(1)班 鹿羽尧、张序一 高二(11)班 向蓓娇高一(4)班 吴昕旻高一(12)班 沈清杨高一(16)班 王佳越、王湛、胡曦文
创新绘画类一等奖
千帆队
作品:《雅韵贯古今》
随着时代飞速发展,我们来到了幽远的九里校区。每每盛夏六月,同济桥为扬帆奠基,流水潺潺,茂盛绿荫,厚重的白石见证了书声,不仅书生意气,更蕴含学子风魄。而正所谓“变则通,通则久”,穿越火线职业更与时代风雅共同成长,将眼光投向今天的紫金,它以时代感和科技感著称,于建民楼一身体现。每每丹桂飘香,我们便迎来新的征程。新的血液,新的机遇,这一切都彰显着新时代新的风貌。穿越火线职业,不仅作为自身,更作为象征。四季,四域,变迁中成长,以小见大的象征着中华民族蒸蒸蓬勃的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劈波斩浪。而一代代学子不懈奋斗,恰恰正展示着时代中非凡的风雅之气!穿越世纪的钟声回响耳畔,前辈们从历史的舞台上毕业,该由我们登�。趟氖敝�,绘风雅之章。
团队成员:高二(2)班 王子彤 高二(11)班 孙嘉懿 高一(2)班 李雯静 高一(10)班 石珊玮 高一(6)班 刁文博 高一(12)班 任卓然、张贤凝 高一(20)班 徐逍悦、倪艺菲
创新绘画类一等奖
曙光队
四张纸纵横交叠,象征着我们在中华传统底蕴基础上结合时代特征创新和发展。思绪纷飞,文化穿越千年,让我们放映历史的胶卷,回到过去。《清雅》描绘梨园群英荟萃,昆曲唱腔宛转悠扬。牵一丝俗世烟火,慰浮生红尘飘零。《趣雅》里的皮影戏始于唐代,兴于清朝。在光影更迭中讲述历史故事,记叙传统文化。《宏雅》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双百方针提出后,新歌剧作为百花中灿烂的一朵开在了九州大地上,把歌剧艺术带给了千家万户。《博雅》里改革开放,科技发展,中华民族以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现代电影作为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把中华文化送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也送到了每一个华夏子孙的心里。风云变幻,四时流转,雅是我们不变的追求。从古时富豪人家热衷的昆曲到现在全民推崇的电影,雅变得更加深入人心。天戴其苍,地履其黄,未来中华雅致文化传播之路央央不止,我们少年一代需肩负文化传承的使命,不忘本来,革故鼎新,才能使千古文明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团队成员:高二(2)班 陈玥文 高二(3)班 王月涵 高一(6)班 张翊萱 高一(14)班 蒋雨桐、崔睿 高一(15)班 赵清清、冷昕煜、吴迪
服装设计类一等奖
泽川队
作品:《川流九域,润泽八方》
川流九域,泽润八方。馥郁芳草,烂漫若神�。讳怂嗌�,嘤嘤鸟成韵。扶摇直上,九重天际,尚有鲲鹏展翅;洛河神赋,卧龙潜蛟,空游天池锦鲤。河畔的少年正值风发意气。将生命画进了风景里,永远聆听自然的声音。拂袖走来,高雅的风度宛如天宫仙人。折扇开合,直指云天。朝霞绘彩鲤,凌云织天衣。锦鲤直跃龙天门,福泽苍生斩凡尘。……
满天星海,落入凡尘,化作鳞辉,璀璨河川。泽润心田,万物浮生。在春的赞歌中,风吻过在花海里徜徉的锦鲤,而我们满目的星光,也不会被尘埃掩藏,勇敢追逐天边的霞光。岂曰无衣,与子共兴亡。
团队成员:高二(2)班 张若晨 高二(4)班 邹蕊筱 高二(12)班 陈睿一 高一(9)班 吕光蕾 高一(10)班 吴若煦 高一(11)班 张公政 高一(16)班 张灵曦 高一(17)班 王西羽
结构设计类二等奖
擎天队
作品以多个三角形与对称性结构相结合,在连接处采用榫卯形式,既可承受较大的荷载,又允许产生一定的变形,构成富有弹性且较为坚固稳定的框架。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日益渗透到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人类进步的各个领域。文化引导,科技创新,两者融会贯通,已经成为时代所向,大势所趋。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五千年中华文化傲然屹立于世界,成为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精神标识。IC设计大赛就引领着我们回首过往,走向将来,肩负前人的智慧和如今的使命,阔步在新时代的道路上。
团队成员:
高一(17)班 王泓懿、张原鸣、王子嫣、张文博、孟姝含、李若溪、祖国轩
高一(22)班 朱海歌
队员感悟
时光飞逝,转眼间IC大赛已结束。和同学一起磨练思维、锤炼画技时光是那么的美好。这次大赛的主题是四时风雅,让我更好地了解了穿越火线职业的发展历程和人文景观,体会味到了校园中存在的美好的雅文化,也让我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更培养了我的创新能力。同时,也在与朋友的交流中增进了我们之间的感情,促使我们进步,给予我们成长动力。IC大赛带给了我很多的启发与收获,相信在未来的道路上,这种热爱生活、不断创新的精神会使我的生活更为多彩。——石珊玮
在这短短两个多月里,我和我们组的七个小伙伴一起,见证了一幅作品从无到有的诞生。从设计,创作,一遍一遍的修改到最后定稿,都是我们八个人一起完成的,每一个小小的细节都是我们思想和汗水的结晶。作为队长,虽然我绘画技艺不精,但是我也尽我自己所能,为最后作品的完成献出了自己的微薄之力。通过这次活动,我觉得我收获颇丰。不仅仅是技术水平上的提高,而且培养了我的领导能力和团队精神。 ——陈玥文
比赛时间可以说十分紧张,但是比赛途中我们异常冷静自信,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作品。这次活动使我收获了许多。尽管旅途很艰辛,有过很多的困难挫折,但是也不乏欢乐。事实上,在忙碌拼搏的背后,不仅蕴含着我们对IC价值的充分肯定,也寄托着我们对理想的追求,对成功的向往和对成长的渴望。——蒋雨桐
印象最深的是从给定题目到出完最终成图的过程:商议主题,一遍又一遍修改草稿,和队员磨合画风……IC比赛于我来说更像是一种精神上突破,不得不推倒重来的时候,只有沉下心去,调整心态,才能交出一份大家都满意的作品。同时IC也让我认识了一些很棒的朋友,队长的耐心和包容,队友们提出的建议和给予的帮助都让我感到十分温暖。IC之旅是我成长路上独特的一站,以后想起来也会觉得非常珍贵吧。 ——王佳越
从四幅独立画稿到立体扇面融合,形式的变换调整,作品的不断完善,我们一次次超越自我。比赛中,我们全组分工协作,机敏应对,精心阐述,沉稳表现,最终把作品完美呈现。通过IC比赛我发现自己真的学会了很多,素不相识的我们因奇妙的缘分相遇相识相知,一起努力一起创作一起欢笑。——任卓然